各地中考

按省/直辖市查询:北京 | 上海 | 天津 | 重庆 | 河北 | 山西 | 内蒙古 | 辽宁 | 吉林 | 黑龙江 | 江苏 | 浙江 | 安徽 | 福建 | 江西 | 山东 | 河南 | 湖北 | 湖南 | 广东 | 广西 | 海南 | 四川 | 贵州 | 云南 | 西藏 | 陕西 | 甘肃 | 青海 | 宁夏 | 新疆 | 台湾 | 香港 | 澳门

您现在的位置:全品中考网 > 中考资讯 > 历史

初中中国现代史要点汇总:背诵及要素

来源:www.fbqre.com 2025-03-04

中考历史

1、工业化的起步

1、第一个五年计划,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,国内政府编制了进步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。

19531957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

2、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收获,到1957年,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,建成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,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,沈阳第一机床厂,鞍山无缝钢管厂。

3、《中国宪法》

1954年9月第一届人大在北京召开,大会拟定了《中国宪法》。宪法规定国内坚持人民民主专政,坚持社会主义道路,所有权利是人民。这是国内第一部社会主义种类的宪法,也是国内有史以来真的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。

2、三大改造

(1)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,主如果把个体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,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,走集体化和一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。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,56年全国大部分农户参加了合作社。

(2)农业合作社运动,推进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。1956年,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。

(3)从1954年起,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,逐步发

展企业的公私合营,公私双方一同经营企业,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。1956年初,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。

(4)到1956年底,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、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,达成了把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。国内初步打造起社会主义的基本规范,从此,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。

3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(非重点)

1、中共八大,召开时间1956年

主要任务:集中力量进步社会生产力,达成国家工业化,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。

2、总路线:1958年,党提出了鼓足干劲,力争上游,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,但因为中国刚转入社会主义建设,党和人民对国内社会主义所处的进步阶段认识不足,对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功近利,忽略了客观经济规律。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。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紧急泛滥开来,主要标志是高指标、瞎指挥、浮夸风和共产风。

3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,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紧急失误,加上自然灾害,59年61年,国内出现紧急的经济困难。1961年,党和政府全方位调整国民经济,恢复进步生产。.不久获得明显效果。

4、建设收获:中共八大后的十年,社会主义建设获得显著收获。建成了大庆油田,达成原油和石油商品自给。

5、模范人物:大庆油工人王进喜,两弹元勋邓家先,县委书记焦裕禄等,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。还有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。

4、文化文革命的十年

1、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什么原因:20世纪60年代中期,毛泽东错误地觉得,党内出了修正主义,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。

2、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:1966年,中央发出拓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。

3、2月逆流:1967年2月前后,老一辈革命家在不一样的会议上,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,但被诬为2月逆流,遭到压制和打击。

4、1970年1971年间,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,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。

5、1976年,周恩来、毛泽东相继去世后,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。

6、1976年十月,华国锋、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手段,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,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,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。

7、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是从1966年至1976年。

热点专题

  • 2020年江苏徐州中考历史考试真题(已公布)
  • 2021年广西百色中考历史考试真题(图片版)
  • 2021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考试真题(图片版)

[中考历史]2021年四川达州中考历

[中考历史]北师大初三上册历史要